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走进山南 > 旅游服务

西藏有“四个”藏历新年

时间:2019-01-29 11:43:49 来源:

新年已经进入倒计时,藏历新年没有“大年三十”,今年的25日,就是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这也是连续第三年,两个新年的“初一”在同一天。

 

很多人都以为,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时间是一样的,但其实不然,在西藏,至少有四个藏历新年。

 

 麦子成熟即新年

 

相传,公元前100年左右,藏族人已经学会了耕种,但人们总是苦于没有掌握好恰当的季候而浪费了许多劳动。后来,聪明的藏族人决定在每年丰收的时候都举行一次庆祝会,使人们牢牢记住何时收获会得到更多粮食。由于收获的季节每年都相同,庆祝活动便慢慢地就形成了固定的节日。每当庄稼成熟收获时,雪域高原的人们就会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年复一年,人们就把麦子成熟的时候,作为一年的开始。

 

西藏以麦熟为新年,这在《新唐书·吐蕃传》中记载为:“其四时,以麦熟为岁自”,《旧唐书·吐蕃传》则说:“不知节候,以麦熟为岁首。”岁首就是新年。

 


藏历算新年

 

唐代,文成公主来到西藏,带来了各种天文历书以及耕作技术,也就是从这段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开始,藏地的历法发生了改变,吸收了汉族的天文知识,有了欢度新年的习俗。

 

此后,又过了200多年,在公元9世纪,结合内地的夏历、印度的时轮历和藏地本有的天文历法,藏家人创造出了自己的历法——藏历。在山南,发现过一部历书,叫做《纺线老人月算》,这部古老的历算书,详尽地总结了当时藏族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天文历算知识,对后来藏族地区天文历法有很大影响。

 

 

 

藏历时轮历正月初一为藏历新年,由于与农历算法不同,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的日期不完全相同,一般会有四种情况:即藏历新年初一和农历大年初一即春节完全重合,例如2017、20182019年的大年初一,或者是相差一天、相差一个月、相差一个月零一天。

 



 “四个”藏历新年

 

按照藏历时间的推算,西藏的藏历新年不只一个。

 

在每年辞旧迎新时刻,西藏各地民众迎来“四个”先后不同的藏历新年,即藏历十月初一的林芝工布新年、藏历十一月初一的阿里地区普兰新年、藏历十二月初一的日喀则农事新年,以及藏历元月初一以拉萨为主的传统藏历新年。

 

整个西藏地区,在过藏历新年之时,都会购买年货,准备丰厚的食物,以拉萨为主的新年,会准备切玛、卡塞等物品,在新年之前会有大扫除、画吉祥符等活动,新年前一晚还会吃古突、“驱鬼”等,这些新年习俗在西藏很多西方都有。

 

但有所不同的是,工布新年是整个西藏乃至整个中国最早的新年,从藏历九月二十九日一直延续至藏历十月初七,都是属于工布新年的范畴。每到藏历九月二十九日,每个工布家庭都会将炉中的灰掏出,撒到离家最近的三岔路口,并摆成吉祥标志,同时在这一天,每一个工布家庭还会用糌粑粉在旧房屋的房梁及橱柜等地方画上莲花的符号,寓意第二年风调雨顺。

 

藏历九月二十九晚上,工布人们在院子里摆上酥油、奶渣、肉、饼子、青稞酒及用糌粑等做成的“措”,款待自家的狗,工布人认为狗吃什么、不吃什么、都是有寓意的,吃了糌粑酥油或饼子预示农民兴旺,吃肉则是个不好的兆头,工布地区亲切地称这一行为为“请狗赴宴”。

 

藏历十一月初一的阿里地区普兰新年,和西藏其他地方过年相似,古突、卡塞、青稞酒少不了的。新年第一天,也会举行背“金水”、表演锅庄舞蹈、“恰才”(晚辈给父母亲磕头)、唱吉祥歌、敬献青稞酒等活动。

 

而日喀则农事新年又叫“索呐”新年,意为开始干活之前的新年,还可以译作“农家新年”、“农民新年”。这是因为在藏历的一月,日喀则一带(西藏主要的产粮区)农民就要开始春耕了,祖先为了避开农忙季节,就把每年藏历十二月初一定为新年。日喀则农事新年欢庆活动与其他地方过藏历新年的活动基本相同,只是时间上有所区别。

 

尽管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藏历新年,都是西藏人们欢聚日子,是西藏民族风俗浓郁的节日,它代表雪域高原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历算文明,以及精神文明。

 

藏历新年期间,西藏每个角落都飘荡着“扎西德勒”的问候,犹如西藏的阳光,温暖而亲切,此时的人们,身着盛装,唱歌跳舞,欢声笑语笼罩在雪域之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