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走进山南 > 旅游服务

错那县城至勒乡色木札沿途旅游景点介绍

时间:2012-04-28 16:33:42 来源:

  勒布办事处位于错那县西南,下辖四个门巴族民族乡,国土面积1365平方公里。


  沿途主要地点及公里里程:错那县城至勒乡色木札全程62公里,其中县城至丁丁拉(地名,油路止此)20公里,丁丁拉至勒布办事处20公里,县城至勒布办事处40公里,办事处至勒乡乡政府驻地13公里,乡政府至色木札9公里。整条线路路面除县城至丁丁拉为油路外,其余均为沙石路面,且路况较差。


  沿途主要景点介绍:从县城出发往西南方向行驶,首先进入眼前的景点是高原草场风光;驶过丁丁拉山,沿途多处可见高山湖泊,高耸入云、终年不化的雪山;越过4800米的棒拉山口,车辆便一路下行,盘山而下,便从多风、寒冷、干燥的喜马拉雅山北麓半干旱季风气候带进入到湿润、温暖、多雨的喜马拉雅山南麓亚热带山地半湿润、湿润气候带,也就进入了平均海拔仅有2800余米、年均气温10.04℃、年降水量在960毫米以上的勒布办事处。在短短20余公里的路途中,高山林立、山高路陡,公路盘绕,从荒凉走向绿绿葱葱,从没有树木走进原始森林,真正体验一山有四季、各季领风骚的独特风景;从县城向西南方向行驶约36公里,便进入门巴族群众生产生活区,可参观独具特色的门巴族民居,在整个勒布沟,可领会门巴族风情;往南距办事处所在地3公里处,通过山计大桥,向北步行1000余米,可参观62年反击战总指挥张国华同志的前线指挥部;返回后便到达勒布办事处。


  从办事处出发,继续向西南方向行驶约3.5公里处,可见一岩石上唐僧像,相传是唐僧西行取经时经过此地,便留下其像;向前旅行至大石堡(地名)处,有时可见“无尾蛇”,取名“无尾蛇”,因当地蛇不长、体粗尾短;沿着娘姆江继续往西行至勒乡政府,沿途还可以见到从天而降、笔直垂下的瀑布、急流勇进的江水、海拔2800余米的茶场等景点。


  从勒乡政府出发,沿着一简易公路向后山行驶约9公里路程,再经过约20分钟的步行,便进入色木札,这里景点众多,主要有瀑布、看酥油灯、看水中彩虹、朝佛、蛇造形、男女生死器官、莲花生八岁脚印、石狗、石马以及钻洞子检验人心好坏等等。


  错那边境原始生态景区位于错那县勒布沟、浪波乡,是山南地区海拔跨度大、原始森林保存相对完整的边境生态景区。错那县城海拔4380米,县城周围遍布翠玉般的高原湖泊,错那在藏语中意为“湖的前面”的意思,主要的湖泊有拿日雍措、结晶湖、鸟湖等。整个错那景区包含门隅勒布边境生态景区和浪波乡边境生态两原始生态景区。景区极端最低海拔在2400米左右。


  由于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门隅勒布边境生态景区、浪波边境生态景区属于亚热带山地半湿润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森林植物茂盛、野生动物繁多,涵盖了从海拔1000米的热带常绿雨林到海拔4000多米的喜马拉雅冷杉林和云杉亚高山针叶林带。勒布边境生态景区茂盛的森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林下资源,主要有黄连、天麻、当归、五味子、黄芩、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还繁衍着孟加拉虎、金钱豹、雪豹、小熊猫、藏野驴、野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猕猴、棕熊、獐子、四不像、黑熊、秃鹫、贝母鸡、蛇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错那边境原始生态景区,堪称天然的药材宝库和野生动物的乐园。


  错那地热资源丰富,日出量3000立方米以上,终年不断,水温常年保持在80摄氏度左右,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可以治疗关节炎、皮肤病。同时,还可以起到保健皮肤的作用。距县城62公里处的曲卓木乡除有一处较大的温泉外,在乡政府所在地还生长着近2500余亩的沙棘林,该沙棘林为嘎嗄时期栽种,地平草茂,当时为政府官员的度假休闲园林。这片沙棘林历经几千年的生长,现仍枝繁叶茂,特别是树干、树枝造型怪异、千姿百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错那县勒布沟还是我国门巴族主要聚居区,有独特的门巴风情,此外,门隅勒布河谷南至印占达旺,历史上是西藏与印度的重要通道。


  景点介绍:


  1、门隅勒布边境生态景区


  藏语称门隅地区为“贝域吉莫俊”意思为“隐藏着羡慕之地”。门隅勒布边境生态景区主要分布在勒布沟一带,历史上补称为上门隅,是西藏腹地进入门隅的主要通道之一。在勒布沟内,一条娘姆江曲贯全境,流往印度,沿江两岸山高路窄,地势险要,峰恋重叠,气势壮观,造就了各种旅游景点。相传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经该处,在勒布沟沿两座山峰留下了唐僧、猪八戒的身影,形象逼真。门隅勒布边境生态景区森林植物茂盛、野生动物繁多,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林下资源。


  从错那县城出发行驶3公里左右,顺着山谷一直下行,沿途高原湖泊总是在你不经意间闪现,还有如玉带高悬的高山飞瀑、满目翠色的峡谷滩地、珍珠抖落般的山涧小溪、斗艳怒放的各色野花等等不时闯入你的视野,稍微开阔的谷地,门巴族村寨散布其中,更有莲花生修行洞、唐僧取经等对圣迹等着你的到来。


  2、浪坡边境生态景区


  浪坡边境生态景区位于错那县浪坡乡,距县城19公里处,沿着浪坡乡的山谷肖流一路欢快下行,沿途到处都是争奇斗艳的高山杜鹃,有白的、红的、黄的等各色品种。各种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以珍贵的红豆树杉居多。在景区深入,有一巨大的飞瀑从山腰窜出,横跨山岩近60米,威巍壮观。进入浪坡生态景区,你会完全被她的秀气所迷醉,到处是绵延的丛林,到处是盛开的野杜鹃。一不小心你还能看见被惊吓的各色小动物,有小熊猫、猕猴、獐子、藏雪鸡、水獭等等,如果你运气较好,还能碰见金钱豹、棕熊、黑熊等猛兽。

 

  旅游提示:


  勒布沟:位于错那县境内,距县城40公里处,距景点杉木札瀑布53公里。可乘坐泽当-错那的客运班车,票价50元(人),再从县城包车前往,约200-250元(辆)。


  前往勒布边境需在泽当边防大队或隆子边防检查站办理边境通行证。


  到勒布沟旅游一般需要2天,第一天可住县城温泉宾馆、阳光宾馆,价格60元(人),晚上可泡温泉。如有高原反应,建议直接至勒布沟住宿,勒布门巴渡假村条件较好,60元(人)。门巴风情、独特的门巴建筑。自助游客可在勒布沟宿营。

 

  旅游商品:


  勒布木碗:木碗是用质地坚硬的青杠树、米柳树、桦树和杜鹃花树的根做成的。挖树根极艰辛,要把树根砍成球状,晒半干,经高温煮过、再晒干,才能制作。这种木碗,不会变形,经久耐用,染色不退,木料花纹鲜明美观。藏族同胞认为,木碗盛酥油茶,色美味香。这些茶碗是高级珍品,又是可具观赏的艺术品。


  竹编:竹编制品在勒布沟十分普遍,门巴族不论男女都有编织技能。竹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筐、蒌、席、筛、箕、盒、桶、碗、勺等。


  藏刀:卡达的藏刀在内区外都是小有名气的,主要靠手工制作,刀壳、刀把分别为纯银、铜制作,每把价格在85元左右。

 

  相关链接:

 

  1、风土志:

  错那在土番王朝时期,属约茹所辖。元朝时期属扎瓦户府领辖。约公元14世纪,帕竹地方政权在错那建宗。民主改革前,错那宗属洛喀(山南)基巧管辖,而门隅的人部分地区则在本世纪上半叶被印度非法侵占。1959年5月5日错那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山南专区(地区)管辖至今,县府驻错那镇。错那县位于西藏南端,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面积34979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该县属藏南高原湖盆谷地中的喜马拉雅山区。地热北高南低,相对高差7000多米,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18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县城与各乡(镇)的公里均已贯通。名特产品主要有虫草、麝香、勒布木碗、竹器、卡垫、卡达的藏刀等。错那镇,海拔4380米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勒布亚热带风景区,山势陡峭,森林茂盛,风景秀丽,亚热带植物满目皆是。


  2、民风民俗:


  门隅是门巴族的发祥地。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县等。在错那的勒布沟居住着较大部分门巴族,门巴族与其独特的民族服饰、住宅、饮食等等吸引着区内外游客。“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人,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多通晓藏语通用藏文。信奉喇嘛教,在一些地区信奉原始巫教,门隅举世闻名,与这里转世过一位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社-六世达赖分不开。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仓央加措是门巴族,他留下的不朽诗集《仓央加措情歌集》在海内外享有盛名。藏文手抄本早就不胫而走,20世纪30年代已有藏、汉、英三种文字对照本传世。至今,门巴族地区仍流传着许多关于仓央加措的神奇传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