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结景点
琼结著名景点介绍
日乌德钦寺
日乌德钦寺,在山南市琼结县境县驻地以北的青瓦达孜山西面半山腰,海拔3850米。日乌德钦寺,创建于14世纪第一世达赖时期,后在第五世、第七世、第八世达赖时期扩建,才形成一座既有庙堂殿宇、又有僧舍宫室的大型建筑群。
藏王墓
藏王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琼结县宗山的西南方,背靠丕惹山(意为增长之山),是吐蕃王朝时期第29代赞普至第40代(末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总面积305万平方米。各陵墓封土高大,为土垒成的高台丘墓。
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墩顶极平坦,东西长约130米;下层为长方形土台,周边不齐整。藏王墓的数目现难确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靠近河边的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与之相邻的是赤松德赞的墓,墓旁有巨大功德碑。
钟木赞拉康
钟木赞拉康,在山南市琼结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南、增巴雄曲北岸藏王墓之松赞干布陵墓上。亦称“红庙”。主体建筑分前后两部分:前部是僧舍;后部为大殿。
大殿设经堂和佛堂。堂内正中前排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以及尼泊尔赤尊公主泥塑像;中间一排是莲花生和他的两位妻子的泥塑像。后排有释迦牟尼和他的著名八大随佛弟子泥塑像。梁上遍悬唐卡,显得气氛严肃。
佛堂内主要供奉松赞干布(吐蕃第三十二代赞普)和他的两位妻子的泥塑像,以及吐蕃大臣禄东赞、吞弥·桑布扎等人的塑像,还置有小铜佛像等。
钟木赞拉康内有两件文物甚为珍贵:一是释迦牟尼铜佛像。佛像制作精细,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二是千手观音像。观音像通高26厘米(含座),通体为金汁所铸给人一种佛法无边之感;威武的金刚姿势,展现出拱卫佛法的勇猛。
唐波且寺
唐波且寺,在山南市琼结县境内,位于下林乡。寺庙背临琼结河(亦称“香波河”),前为阿布山。唐波且,藏文史料中称“索那唐波且”,藏文史料中称“索那唐波且”,意为大坝头烧制木炭之地。
唐波且寺坐西朝东,占地面积8556平方米。由大殿、觉康等组成。大堂设有经堂和佛殿,高三层。唐波且寺原藏文物有12部佛经(系阿底峡从印度带来的),还有手抄本《甘珠尔》108部、《丹珠尔》一套,以及格鲁派高僧所著医学、历算、文艺等典籍。
建叶寺
建叶,系藏语右眼的意思。据传佛圣桑结曲巴的弟子桑结大洞死后,其右眼被埋于该寺内,寺院因此而得名。建叶寺建于11世纪,位于山南市琼结县境内。
建叶寺面积2720平方米,由佛堂、经堂、僧舍、伙房等组成。建叶寺始奉噶举派,后改宗格鲁派。现香火旺盛,珍藏的文物有银碗、银颅碗、净水银瓶等。
白日寺
白日寺,藏传佛教宁玛派三大主寺之一。位于山南市琼结县琼结镇。16世纪由喜饶温色创建。占地面积1 196平方米,藏式平顶木石结构,主要建筑有大殿、拉让(私邸)、僧舍、伙房等。
东嘎尼姑庙
东嘎尼姑庙始建于18世纪,创建人为贡钦·晋美林巴。时奉红教(宁玛派)。东嘎尼姑庙建时规模不大,仅有一座殿堂,主要供奉无量寿佛、强巴佛、莲花生泥塑像。
随着黄教(格鲁派)的发展。尼姑庙不但陈破,而且其规模日渐缩小,后来在晋美·曲结思格(第三代活佛)的主持下,进行了修葺和扩建,主供佛像增添了格夏日和宁玛派著名人物隆钦饶绛·次臣罗哲(著名佛学家)塑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自治区政府网站
区(市)县政府门户网站
市级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