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山南市成果丰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山南市成果丰硕
认定新发现文物点624处
本报泽当11月11日电(记者 孙开远)记者从山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山南市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完成不可移动文物普查1516处,认定新发现文物点624处,其中包括浪卡子县打隆镇距今2300余年的岩画群等重要发现。截至目前,860处文物数据已审核上传至省级普查管理系统,其中包含722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点。
此次普查创新采用专业排查和群众提供线索相结合的模式。普查队员旦增巴珠介绍,浪卡子岩画群便是群众观看普查宣传视频后主动反映线索发现的,其60余处石壁上的鹿、马图案,生动再现了古代先民生活场景。11月初,自治区检查组对贡嘎曲德寺、藏木岩画等8个点位实地验收,肯定了山南市普查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同时,山南市文物修缮工作也同步推进。山南市争取国家专项资金1200万元,用于曲松县拉加里王宫女儿墙(边玛草)维修等3个项目——这座13世纪吐蕃王室后裔遗存的宫殿,其边玛草砌筑工艺是藏式建筑特色技术;自治区1265万元专项资金投向扎囊县阿扎寺维修等5个项目;山南市本级财政投入407.49万元,保障了措美县玛悟觉寺边坡加固等4项抢救性工程,三类资金累计达2872.49万元。
山南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山南市文旅局将依据普查成果完善文物名录,推动新发现文物纳入保护体系,结合数字化手段实现“保护、利用、传承”的良性循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自治区政府网站
区(市)县政府门户网站
市级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