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全盘棋”
山南市探索形成“党建+网格+数字治理”模式——
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全盘棋”
本报记者 巴桑旺姆
图①:桑日县奴卡社区开展“助力秋收送温暖 党员先锋在行动”活动。图为党员及志愿者深入田间助农抢收秋粮。
图②:浪卡子县在白地乡龙桑村举办基层党组织建设现场观摩交流会,全县95个行政村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和临时支部书记参加。图为观摩交流会现场。
本报记者 巴桑旺姆 摄
近年来,山南市忠实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建引领,优化网格设置,强化科技支撑,探索形成“党建+网格+数字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坚持高位推动 压紧压实责任
山南市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市第二次党代会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区前列”作为“六个走在全区前列”的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安排;及时召开市委二届六次全会专题研究基层治理工作,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措施,推动落实。
新颁布实施《山南市城乡社区治理促进条例》等3部地方性法规;市委组织部制定《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抓六联六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实行“月调度、季督导、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和部务会成员联系县(区、市)组织工作制度,推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落实落地;12个县(区、市)委专门设立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建立县级干部联乡(镇、街道)包村(社区)制度,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常态化走村入户,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扛在肩上、抓在实处。
建强基层组织 夯实治理基础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增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夯实抓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
建强组织。聚焦“四件大事”“四个确保”、聚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和山南市“六个走在全区前列”,围绕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机制运行好、工作成效好、群众反响好,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创建行动,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基层党组织示范点104个,高质量高标准命名山南市争创“六个走在全区前列”百佳基层党组织91个;连续三年举办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大赛,评选出党建创新案例35个;坚持不设比例、不定指标,严格落实“五个一”责任,常态化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壮大力量。研究制定《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特别是村级党组织书记培育储备工作,严格落实“五进”要求,选优配强驻村工作总领队、副领队和驻村(社区)工作队;探索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综合考虑社区面积、人口数量、管理难度等因素,核定全市社区工作者职数435个,坚持“选任+聘任”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社区工作者选聘266名;招聘乡村振兴(社区工作)专干575名,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力量保障。提升本领。强化头雁领航本领,严格落实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乡镇兜底培训,依托援藏资源、内地院校和教育基地,提前两年实现了村(社区)主干赴区外轮训全覆盖;创新开展跟岗锻炼,连续两年累计选派52名村干部赴皖跟岗锻炼,拓展了村干部培训渠道;推广使用“藏译通”APP,实施组织一批集中培训、学唱一批红色歌曲等“十个一批”举措,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村干部占比达89%;每年分层次、分领域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班、研讨班,提升大家抓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
优化网格设置 下沉治理重心
织密治理网格。成立街道(镇)大工委19个、社区大党委35个、网格党组织2037个、楼院党组织381个、党员中心户9922个,不断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链条,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
推动联动共治。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抓六联六提升”和“联席会议+兼职委员+志愿服务”工作机制,聘请410余名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镇)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先后召开联席会议120场次;建立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明确党员干部至少在1个网格中开展服务,对需要网格内单位协调的事项,由社区“吹哨派单”,相关部门主动承接、限时办理;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重点人员管控,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累计组织1.9万余名在职党员开展“双报到”“七彩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认领“微心愿”680余个,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1300余件。加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创新打造了“党群小茶馆”“党群驿站”“日间照料中心”等,建成“金穗惠农通”服务网点621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务。扎实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导成立市互联网行业党委、快递和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建设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驿站3个,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
引导群众参与。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大力推行党员群众积分管理自治模式,并根据积分情况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把“村里事”当“自家事”、变“站着看”为“抢着干”,“乡村是我家、治理靠大家”成为群众普遍共识。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治理效能
推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推进数据互联一体化。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雪亮工程”整合各类视频资源9316路,打破地域、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随时应答、双向互通,实现维稳指挥调度“一张网”全覆盖,使治理更加便捷、精准、高效。推进治理平台实体化。统筹基层治理资源和力量,推进市县乡村综治中心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进一步加强基础数据集成、事项分流处置、综合调度,高水平推动667个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推进服务群众便利化。整合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功能,全面推进“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办理,最大限度为各族群众提供便利。同时,深入细致做好农牧区留守儿童、妇女、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关爱服务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自治区政府网站
区(市)县政府门户网站
市级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