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抓细文物监督 做好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年初以来,山南市文物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自治区、市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先后由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各县(区)督导检查54处文物保护单位状况,推动文物保护修缮工作稳步开展,切实做好全市文物保护工作。
一、明确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落实。
年初,市文物局组织召开文物工作会议,明确全年文物保护重点工作,市政府与各县(区)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主体责任,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从基础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切实解决文物部门的领导和监督虚化、弱化问题,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岗位上。统一部署全市文物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持续巩固提升文物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求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组织、亲自把关,研究制定检查计划,切实提升检查活动实效。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文物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对推动全社会关注参与文物保护,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将起到积极作用,截止到目前,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册。
二、坚持分类指导,做到全面覆盖
市文物局结合全市文物分布、文物性质等情况,组成山南市文物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检查组,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重点检查对履行文物保护主体责任是否到位、是否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体系、不可移动文物主体保存情况及周边环境、是否存在采挖、搭建、拆除等破坏性行为、是否有单位和个人私自修缮、改造、破坏文物本体行为;是否落实文保单位及文物点看护责任等。同时对所有检查过的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了专项台账,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及人员,要求立行整改。半年来,全市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开展巡查1293次。
三、突出安全排查,提高防控能力
针对文物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等文物犯罪、火灾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各类安全隐患交织叠加现实情况,检查组成员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加强对各级文物单位的安全检查,并结合“安全生产月”组织安全检查整治专项活动,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防消防设施运行、文物安全巡查、隐患问题整改、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等工作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检查,累计检查发现问题56项,要求责任单位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期限、明确整改责任人。同时,强调全面推进文物安全监管云平台的运行使用监督,建立主管领导、分管职能科室、具体职工三级包保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细化责任分工,将建设任务目标和排查责任逐级分解,压实排查整改工作责任。
四、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长效机制
市文物局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举一反三,对照监督检查问题清单,深入开展整改工作,实施销号管理,对整改完成的问题,要及时销号;对未整改到位或需要长期推进的问题,要紧盯不放,研究采取有力有效举措,务求问题整改取得实效,并加强部门协同,探索建立线索移送、协作联动、提级查办、文物案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责等监督机制。积极开展安全形势研判及文物安全风险体系评估,对重点文物建立安全风险清单管理制度,督察指导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加强文物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基础理论与实践方法研究,探索建立适合我市文物安全风险评估的制度方法,切实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下一步,市文物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的部署要求,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全市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共“二十大”的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自治区政府网站
区(市)县政府门户网站
市级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