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 文旅动态

2022年山南市文化文物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时间:2022-04-29 09:50:00 来源:山南市文化局(市文物局)

426日,全市文化文物工作会议在泽当召开,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司刚存、市文化局局长拉元以及在家局领导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市政协文史宗教法制委员会有关领导,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市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12县(区)分管副县(区)长、文化文物局局长;市文化文物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许成仓和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汪华东关于全市文化文物工作的批示

会议系统回顾总结了2021山南市文化文物工作,并对2022年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过去的一年,全市文化文物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区文化厅、文物局的悉心指导下,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认真贯彻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而行,为不断满足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党的政治建设和理论武装不断提升。全市文化文物系统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市博物馆被评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百年回望、红心向党”红色展览成为“五史”学习教育重要载体。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质增效,为群众办成实事29件,惠及群众15万余人次。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创新开展“三更”教育,全面加强从严治党,经常性开展工作提醒和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全年文化文物系统未发生违法违纪事件。

二是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得到有效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化文物工作全过程,文化系统维护意识形态坚决有力,认真开展平安文化市场建设管理。以查处非法政治性反宣出版物为重点,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100余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326家次,共收缴非法政治性长条经书65。查办案件6起,共处罚金4.7万元,没收非法所得75元。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51个、已整改51个,收缴613本非法出版物,责令歌舞娱乐场所删除低俗歌曲18首,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筑牢了文化安全防线。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圆满完成《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工作。全市四级公共文化阵地效能稳步提升,万人文艺大军活跃在全市各个角落,成为满足各族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要力量。全市559支村级文艺演出队共开展活动4000余场次,参与群众50万余人次。投入资金73.5万元在全区率先建成智慧城市书屋,举办首届“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书香山南”为主题的藏汉书法公益培训班。全市人民群众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持续提升。

四是文艺创演活动精彩纷呈。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这条主线,积极策划舞台剧《信-党的光辉照边疆》,完成歌舞晚会《永远的旗帜》、实景剧《琼结·达娃卓玛》等演出,其中歌舞晚会《永远的旗帜》被文旅部评为“百年百部”重点文艺扶持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创作了歌曲《哈达祝福您的生日》、相声《幸福生活》、舞蹈《五星红旗下的爱情》等共70余部文艺作品。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迎送活动和中央代表团参加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迎送活动,得到了自治区和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联合安徽省成功举办雅砻文化节,在雅砻人民公园组织开展鲁藏布现代藏装服饰秀”“群众广场舞大赛”“藏戏展演”等展演活动,参与群众达2万余人次。赴安徽省开展答谢演出活动,昌都市大型历史话剧《铸魂达玛拉》巡演,湖北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西藏活动,为山南人民群众带来“新”的文化体验。

五是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投入20万元对浪卡子县曲括子藏戏队和隆子县曲果当藏戏队进行保护扶持,投入资金23万元对琼结久河卓舞进行保护扶持。门巴萨玛民歌、木雕(藏族扎囊木雕)、泽帖尔编织技艺、敏竹林寺藏香制作技艺列入2021国务院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贡嘎县克西木雕作为全区唯一一个作品,入围“大运河文旅季暨第十二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1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动就业479户、529人,实现项目创收1444万元,人均增收17.9万元。

六是文化产业建设稳步推进。编制完成山南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建立山南市“十四五”文化项目投入249万元,编撰《山南社会经济文化调查研究》丛书(共10册);投入200万元完成市博物馆文物线上云展览数字化项目建设工作;投入120万元编纂《山南地域文化通览》,目前已完成终验并进入出版阶段;《藏源-山水文化画册》已完成前期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对接。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雅砻扎西雪巴非遗旅游景区、门巴民俗非遗旅游景区、西藏哗叽服饰有限公司(泽帖尔)入围首批非遗旅游景区(点)名单。放宽游戏游艺厅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性场所总量控制、布局规划,新增文化市场7。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日趋完善。

七是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推进全市17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建设,现已完成琼果杰寺保护维修等10个项目的验收,藏王陵博物馆陈列等3个项目已竣工。投入329万元启动编制《山南市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和《洛扎县碉楼群保护规划》。对接申报文物保护展陈项目需求,明确3100万元,实施张国华对印自卫前线指挥所旧址保护展示工程等3“十四五”项目;国家和自治区投入3828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桑耶寺乌孜大殿壁画保护维修工程(一期)等6个文物保护项目。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野外文物看管人员补助资金、市本级文化事业发展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共计1350.52万元。完成全市30处石窟寺(摩崖造像)调查登记工作,完成12个县(区)、75座寺庙文物清查登记工作。完成评审申报15处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有序开展。

八是文物安全防护能力持续提升。坚决把好文物安全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完善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认真履行文物安全监管责任,加快推进文物安防、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文物安全专项整治三年活动,积极落实文物单位文物安全责任公告公示制度,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公布实施《山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全市文物安全防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九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增强。开展“三区”人才培训325人次。邀请区内专家赴我市对各类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非遗工坊负责人,开展传统工艺及特色产业人才培训,为山南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市全年开展文化市场、文物安全培训110余人次。市艺术团委培班40名学员毕业晚会“源塑”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明确,2022年,是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文化文物各项工作,对推进全市文化文物事业蓬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司刚存同志就围绕2022年重点工作作了进行一部安排部署并指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扣庆祝建党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聚焦“四个创建”,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灵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把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重中之重,把维护文化文物安全作为红线底线,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保障,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奋力书写了新时代山南文化文物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了“十四五”开局良好、起步平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